“用如履薄冰来形容我们这一行是最恰当不过的了,但我们必踏冰前行“
——谢红宁
中国医师协会超声医师分会妇产超声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优生优育协会产前超声委员会主任委员,每年完成产前胎儿畸形会诊2000 人次。
中国正在经历新一轮的生育高峰,伴随着二胎政策的开放,已迈入高龄产妇行列的70后也急急忙忙加入了浩浩荡荡的生育大军。由于高龄怀孕可能导致的出生缺陷,以及单胎政策期间高剖宫产率带来的剖宫产后病理妊娠的高风险,使得产前超声诊断领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80、90后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孩子的降临,背后承载着两边父母、四位老人的期望。严重先天缺陷胎儿的出生将会给一个家庭带来毁灭性的打击,在这个过程中,产前超声便扮演了举足轻重、不可替代的角色。产前诊断如履薄冰,而谢红宁她们则是薄冰上的舞者。
2016 年4月,广州的春天已经堪比夏天,热而喧嚣。这天早上,谢红宁像往常一样又开始了一天的工作。时尚而不失端庄的衣着,薄施粉黛而知性的面容,坚定而快速的语调,最初很难让人把她与名医联系起来。她的办公室看起来朴素而整洁,桌面上和书柜里整齐摆放着的医学专业书籍,墙上悬挂着的“厚德载物”四个字格外醒目。
“妇产超声的主要工作是对妇产科疾病和胎儿先天发育异常进行准确诊断。”谢红宁介绍道,“我们的工作是为妇产科临床保驾护航,为准备迎接新生命的家庭带来保障。”
在超声检查室,她刚刚完成对一位四十多岁面露焦急神色的孕妇的超声检查。谢红宁告诉她:“宝宝这种情况是正常结构的变异,对出生后健康影响不大,注意复查就好了。”孕妇喜出望外,难以置信:“去了很多家医院,都说情况很糟,要引产了。有人介绍我到您这来,孩子是真的能保住吗?”知道宝宝可以保住,她话语间有些哽咽。
类似的情节,这里经常上演。谢红宁旁边的同事提起另外一件事情。去年有个病人婚后一直怀不上孩子,好不容易四十岁成为准妈妈,却检查出胎儿小脑蚓部缺失,在当地医院准备引产。孕妇找到谢红宁,通过会诊后被判断是正常的结构变异,孕妇接受了谢红宁的诊断意见,坚持将宝宝生了下来,结果事实证明宝宝果然是健康的。为此,她还专门建了个群,与其他孕妇交流经验,科普相关知识。
谈到此事,谢红宁只是微微一笑,因为这只是她诊断的无数病例中的一例,作为自己的职责与本分,她早已习以为常。现在妇产超声室还时常会有家长带着几岁的孩子来感谢红宁,或者是一些曾经怀过严重畸形的胎儿被谢红宁诊断出来,引产后又再次妊娠的孕妇,来请谢红宁检查把关。妇产超声室墙上悬挂的多面锦旗也诉说着她们工作的意义与价值。
谢红宁的超声做得好,最重要的一点是她非常注重细节。“细节决定成败”是她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超声诊断的每一个切面、每一个数据,她都严谨地审核,绝不放过一个可疑图像,尽力做到最完美。“每一份超声报告,都是超声医生的一张脸。”谢红宁如是说。同时,对每一个异常病例,她都要求同事和学生进行详细追踪,并结合病理结果总结经验。“一秒钟的诊断,需要三亿秒的沉淀。”近三十年如一日吹毛求疵般追求细节的坚持,才造就谢红宁今天炉火纯青的诊断技艺。
正是因为谢红宁对细节的重视、对完美的追求,无论是妇科、产科还是胎儿畸形产前诊断,都达到了超声的物理诊断零误诊,超声提示几近病理诊断的极高水平。谢红宁的名字就是一块响当当的金字招牌,镌刻着丰富的经验和过人的技术。
狭窄的妇产超声室划分出一个“医患交流区”。在完成超声检查得出诊断意见后,谢红宁会带领研究生在此区域坐下来与患者及其家人详细地交流。针对每一个孕妇及其胎儿的异常情况,通过查阅文献、结合多年 超声产前诊断数据、了解异常病例追踪随访的资料等,将宝宝发育的现状、出生后可能的预后和转归详细给孕妇及家人交代,让家人充分了解情况,并自主做出选择。在患者难以判断的时候,她会贴心地结合病人家庭的经济状况,帮助判断患病孩子出生后的生活质量和给家庭带来的负担程度,尽可能地给予最大咨询帮助。
“有些家庭确实很困难,如果一个先天缺陷的孩子出生后需要接受很多大手术,需要支付昂贵的医疗费用,有时候即使手术存活了,生活也无法自理、无法自立于社会, 那么带给这些家庭的将是灾难性的打击,从而引起一系列的家庭和社会问题。所以必须让家人充分知情。有时候甚至需要我们帮助他们来进行抉择。”谢红宁说,“决定胎儿去留不是医生的职责,但是我们有义务帮助她们了解最全面的信息,以免她们仅仅通过大众网络获得亦真亦假的医学知识,从而做出错误的决定。”
对于复杂先天异常的产前超声检查和诊断是非常消耗体力、脑力和眼力的,谢红宁在出诊的工作单元里,常常超负荷接诊。由于在行业领域名声在外,有很多病人跨省乘飞机来请谢红宁做产前超声检查。对于外省来的病人,或者孕周已大,需要尽快获得诊断的孕妇,她会考虑到患者远途的不方便,尽可能加号给孕妇做检查。得益于她又快又准的娴熟诊断技术,使得她在有限的工作时间内能解决更多患者的需求。
医学也是一门人文科学,除了在技术上追求完美以外,谢红宁对患者的人文关怀体现了医生慈悲为怀的大爱。
谢红宁在涉足妇产超声领域之前,从事妇产科临床工作10年,作为一线的妇产科临床医生,她深知妇产超声对临床的重要性。后来导师孔秋英教授牵头成立了超声科的妇产超声专业,谢红宁便义无反顾地扛起了这副担子,甘做幕后英雄,而且一做就是20年。
凭着已积累的丰富的妇产科临床经验和一直以来的敬业精神,谢红宁在这个全新的行业一点点摸索,一点点积累知识和经验,渐渐地变得越来越得心应手。现如今,谢红宁被妇产科临床医生誉为妇产科医生的“眼睛”,同时也获得了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的“优秀超声医师”和广东优生优育协会的“优秀专家”称号。
妇产超声实际上做的是幕后工作。临床医生为病人做治疗,为患者直接解除病痛,容易有成就感,也容易被认可获得赞誉;而超声诊断,尤其是产前超声诊断,做的是幕后工作,产前诊断风险大,成才周期长,获得的荣誉也不成正比。谢红宁并不在乎是否有人感谢她的付出,只是担心妇产超声科的传承问题。 目前,全国的妇产超声领域人才短缺,而且水平参差不齐。
尽管近年来医院严格限制研究生招生名额,谢红宁还是为妇产超声专业培养出了7名博士研究生与8名硕士研究生,她的研究生全部是她手把手教出来的。学生们每天跟着她进行超声诊断操作,学习手法、病例和诊断报告。在科研方面,她给学生引导方向,向学生开放自己多年积淀下来的数据库,带着学生选题、做科研项目、指导论文写作,无一不亲力亲为。谢红宁带出来的学生技术过硬,每一个都可以独当一面地进行妇产超声诊断,每年毕业季,都有许多医疗单位向谢红宁要学生。虽然谢红宁自己有忙不完的事情,但是她总是想方设法带学生去实验室做研究,手把手的指导。她将对整个行业的热爱,对工作的责任感,都化作谆谆教导,将心血灌注在学生身上。
谢红宁带领学生和同事做科研、写论文从来都是身先士卒,以身作则。科里的论文立题,大部分来自谢红宁工作中遇到的亟需解决的临床问题,而论文的取材,也大部分来源于谢红宁日常工作中病例资料的积累。经过多年的积累,她的团队近年获得5项国家级科研课题资助,在国内外杂志发表论文80多篇,并首创了许多临床实用的产前诊断数据和指标,解决了一些疑难病例的超声诊断难题。
“做人,做事,做学问。”谢红宁总是这样教导她的学生。她将“做人”放在最前,就是要求学生首先要做一个好人,做一个善良的人。然后才能做好事,做成事,在这个基础上,再做学问、做科研。“没有善良、正直的心,做不出好事情,更没有资格做学问。”谢红宁表示。
但她清楚,只有这些还远远不够。妇产超声若要进步,相关知识就必须要传播,可是谁来做呢?走在行业最前端的谢红宁又一次扛起了大旗,变身飞人。一年中的无数个周末,谢红宁都在全国各地进行培训演讲,将行业规范化的最先进、最前沿的知识带给相对落后的地区,资源缺乏的地方,以及全国各地的同行。
同事们介绍说,谢红宁的授课深入浅出,生动活泼,妙语连珠,加之她的课件内容都是原创,影像、解剖、病理、遗传学检查结果齐全,课程实用性强,授课方式接地气,因此粉丝遍布全国。谢红宁每年举办一次学术会议,邀请来自美国、意大利、台湾、香港、大陆等地的专家学者共同演讲;而每年的学术会议,也都是粉丝们的视听盛宴,甚至在谢红宁授课时还会有粉丝突然上台献花。“这个时候,感觉到所有的辛苦都值得了。”谢红宁欣慰的说道。
除此以外,谢红宁还在线上创建了多个同行交流群,群里都是全国各地的妇产超声科医生。她鼓励大家有不懂的地方一起交流,还在工作之余详细解答同行们提出的各种问题。这些事情很琐碎,但谢红宁从不感到厌烦,能帮助到全国各地的同行,她感到由衷的开心。“独乐乐不如众乐乐”。虽然她把自己的大多数时间都奉献给了妇产超声事业,但她却乐在其中,并以此为己任。
承担了全科80%以上的妇产超声疑难病例会诊工作,每天都满负荷工作,却看不到谢红宁丝毫的邋遢和疲惫。由于气场强大,执行力强,谢红宁常常被误认为难以接近,是个不懂生活的工作狂人。然而事实却恰恰相反,谢红宁在生活上非常注重品质。她对于仪表着装、饮食健身、谈吐举止都有着自己的一套谢氏理念。闲暇时间,谢红宁会抽时间做烹饪、练瑜伽,放松身体,调整心情。无论工作多忙,她也会坚持在晚上十二点前睡觉,以保证睡眠质量,她说这是她保持年轻和活力的秘诀。
当问到每天工作这么辛苦,这么忙,会不会感到累时,谢红宁笑了,“怎么会累。”她说,“我每天都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很享受,我热爱这个行业。”当问到做幕后英雄会不会感到不值得时,她表示,虽然没人给你送鲜花,但是看到你所帮到的宝宝健康长大,看到临床医生因为你的正确诊断把病人治好了,还是很有成就感的。“有些病人拿着不明确的诊断到处跑医院看病,花了不少冤枉钱,能够帮到这些人,觉得很值得。”她说道。
“目前,在国内,妇产超声领域还不能完全和国际接轨。不付出、不敬业,怎么能将一件事情做好?”谢红宁对于这个行业有着很强的责任感,采访最后,她深有体会表示,“即使有时候身不由己,也要把它做好,推动它往前走。”